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活动 >> 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2-03-30 [来源]: [浏览次数]: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众说纷纭,但所包含的内容大致相似。1946年第三届世界心理健康卫生大会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志:第一,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第二,适应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第三,有幸福感;第四,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受到世界上的普遍重视并被广泛引用。这十条标准是:第一,有充分的安全感;第二,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第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第四,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第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第六,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第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八,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第九,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第十,在社会规范范围内,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概括起来,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主要从统计学、社会学、医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第一,从统计学角度,看个体的行为是否接近正常行为数值分布的平均状态;第二,从社会学角度,看个体的行为是否符合当时的社会行为规范;第三,从医学角度,看一个人有没有心理疾病症状;第四,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是否具有积极乐观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完整的人格,是否学会协调一致、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

大学生处于成年初期,是社会中一个独特的群体。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较高社会角色的要求,结合常规心理健康的特点,可归纳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七条标准:

1.能正常发挥智力效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和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智力正常是大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不仅善于培养对于学习的浓厚兴趣,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还会自觉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学习中体验满足与快乐,并有一定的创造性。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悦纳自我。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会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欣赏自己。既了解自身具备的优点优势,也了解自己的缺点劣势;既能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也能勇于克服自己的缺点;既不自视清高、狂妄自大,也不自轻自贱、妄自菲薄;能够充满自信、不卑不亢,有明确的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3.能控制与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良好的情绪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有利于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摆脱心理矛盾和冲突,从而保持与周围环境的良性动态的平衡,具有稳定的情绪和乐观的心境。遇到高兴的事不会趾高气扬、忘乎所以;当被消极情绪困扰时,也会通过合理的途径予以宣泄和控制。

4.能接纳他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最直接的体现和反映。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能用理解、信任、友好的态度与人相处。既尊重他人的个性,宽容他人的缺点,又能保持自身独立自主的人格;既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既能享受友谊,也能品味孤独。

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人格在心理学上指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动机、兴趣、信念、观念、人生观等。人格完整统一指构成人格的各要素之间平衡、协调发展,有一定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所想、所言、所行保持一致,并能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动机、态度、意志、情感、行为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合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

6.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以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步入陌生的新环境时,敢于面对现实,对环境做出客观的判断和评价,及时调整自己,积极适应新环境的要求,热情参与社会生活。同时,抵制环境中的消极影响,充分利用和开发环境中的有利资源,勇于改造现实环境,从而达到自我实现与社会需求的协调统一。

7.心理行为符合相应的年龄特征。在人的生命发展历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相应的心理行为表现。心理健康的人,其心理行为表现都符合他所处年龄段的要求。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是精力充沛、勤学好问、才思敏捷、奋发向上。过分幼稚、过于老成、过多依赖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区分心理健康与否的依据。大学生在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的标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心理健康不等于永远没有烦恼和痛苦,一时的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不等于心理不健康。第二,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两极对立,而是连续的等级状态,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和严重病态心理这几种状态之间无绝对界限,只是程度上的差异。第三,心理健康的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努力的方向。参照这一标准能认清自己在哪些方面做的比较好,处于良好状态;有哪些方面做的不够,须加以调整。第四,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人的成长、经验的积累、环境的改变,心理健康的状态也会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