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正文

自我化解厌学之忧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1-04-27 [来源]: [浏览次数]: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正常孩子,天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只要有了指挥双手的意识,他就会指挥双手抓东西,再大一点后,就会对问题刨根究底,就会对新东西好奇掰弄,到了读书年龄之后,随着知识经验阅历的增多,看魔术、听故事、观小品、猜谜语、看新闻、做游戏不管性别年龄,没有不感兴趣的,这就足以证明爱学是先天的,厌学是后天的。厌学实际上是指学习者对现在的教学模式的讨厌,而不是真正的讨厌对新知识、新技能、新科技、新习惯、高品德的学习。因为现行的教学模式中,现行学习除了极个别的大学问家外,从形式、内容到目的,都不是学习者的自我选择决定,而是学习者根据社会要求被动接受行为。因此,学习变成了学习者外在的压力。适应性再好的学生,也终将慢慢的对现行学习产生倦怠,部分学习者进而发展为讨厌,甚至更为严重的发展为心理问题。也就是说,厌学是在所难免的,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那么,从心理角度看,面对这种外在的学习压力学习强迫形成的厌学,作为学习者自身该怎么做呢?当我们无法改变外在压力时,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我们自身对压力的化解能力。

一、学习成绩不好。在学校学习得不到成功体验,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从未得到过老师的表扬,从未得到过同学的认可,整个过程全是“在给伤疤撒盐”。于是,失败感逐步增加,形成了厌学。

追根求源,问题在于大家对学习结果都习惯于用考分评价,即使自己远远低于及格,也要追问班上的最高分是谁,他得多少分。殊不知如果我们把眼光稍微放长一点看,想一想我们的哥哥姐姐邻居朋友甚至熟人都会知道,就业应聘时不在于你是学的什么专业,而在于你的应聘状态,即你在应聘时内心投射出的底气——自信状态、乐观视界、机智表现、应答水平,职位水准。也就是说考分与就业应聘基本毫不相干,需要的非智力因素的东西多余现存的知识与技能。那么,自信乐观机智应答这些素质怎么得来呢?学校读书才是这些素质提高的一个最好练就的场所。一个班四五十同龄人陪你学习,给你一个练习大胆发言,练习人际沟通,练习处理问题的场景,所以读书是所有人必要的人生经历。

二、不适合书本学习。读书主要需要的智力活动,而智力有多种(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某个人不适合书本学习这是很正常的情况,或者说不适合书本学习,就更适合其他如动手技能的学习。这也就是人们说的“天生人必有路,这里不通那里通”的道理。现在,先在学校练就勤奋、坚持、自信、乐观、积极、沟通、表达等基本能力,再学一门自己擅长喜欢的技术,一生照样会过得很滋润。再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改变我们习惯用自己的短处比较别人的长处的思维惯性,要用自己的长处比他人的短处,这样对方照样是败军,我们照样是佼佼者。

三、对自己要求失望。由于先天读书智力不如人,自幼基础不好,成绩不明不白下滑,家庭压力过重,频繁更换老师,老师不负责任,自我身体受病,家庭变故,父母离异,父母一方出走,等等原因,造成了自己成绩不好。这已经是过去了的事实,过去了的事实神仙也无法改变,何况我们凡夫学子。再能干的人要改变自己,也只能珍惜当下,从现在开始,做好此事此时,以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我们想一想,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自己成绩照样不好,自己表现照样不好,这个不好实际上是在与基础早已经好于自己的同学比较,实际上是我们自己没有尊重自己的实际水平,没有准确权衡自己的实际基础,没有按照自己的能力和付出比较自己的进步,对自己要求太高。如果我们给自己定一个不符合自己实际的标准,老是觉得自己不如意不如人,这实际上不仅分散自己的精力,使自己动一些不必要的心思,而且也是给自己出难题,让自己过不去。自己给自己一个能够达到的目标,才是既科学又有效的做法。

四、厌学现象很普遍。据我了解,自小学高年级开始到高中到大学到成人,90%以上的人都厌学。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自小学开始都是采用的填鸭式教学,强迫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长期如此,学生自然会产生审美倦怠,产生厌学。我们做过调查,现在的高年级小学生厌学占约30%,初中约70%,高中80%多,大学约占90%。初中、高中辍学8%左右,大学辍学2%以下。为什么厌学率如此高,辍学率却如此低?因为大家都明白,读书是我们从一个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必由之路。我们都知道,总有这么一天,我们终究要离开父母,我们的生存顺利与否,更多取决于读书时这一本领的训练如何。出生社会第一要紧的就是要学会与人打交道,所以读书是我们人生的第一必要经历。

五、为了家我们还得学会担当。一个家庭最多也只有两个孩子,我们的父母辛苦的一切目的就是为了孩子今后幸福。所以从孩子出生起名字开始,都给自己的子女赋予了很多美好的憧憬。我们知道我们的父母很多时候不懂我们的心理,不知道我们到底希望什么,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发生着这样那样的不协调,甚至矛盾冲突。那么我们该怎样对待父母与我们的不协调呢?首先,父母对我们的心绝对是最诚的。为了我们他宁可自己最苦最累毫无怨言。再者,就父母自己而言,他对他这个年龄该怎么活,他自己也没有经历过,也是一个很陌生过程。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站在这个角度想过,有时候我们不如意就埋怨父母做得不对,做的不好,其实细想起来对他们是一个莫大的冤枉。同时,父母养育我们,他们更是忐忑不安的在探索着经历着,生怕出什么问题,但事实上因为他们没有经验,往往还是避免不了要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我们在学校表现不好,甚至辍学,父母既感到挫败,又感到无奈。于是,父母就会由此产生很多烦躁和焦虑,进而引起父母之间发生不必要的争吵,不必要的唠叨,对我们的苛刻。那么,我们作为家庭重要成员,我们该怎么办呢?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原谅父母,包容父母,尽量按父母的意愿做。再回到学习话题上来,很明显,我们首要的不是学习好坏,而是不给家长增添麻烦,让自己的父母放心我们的行为。即使有些习惯不好,也只要在逐步朝好的方向转变,父母也会满意的。因此,我们会发现,很多同学为了感激父母,为了家的和睦,即使自己有很多的不愿意,也还是坚持着继续学习。